事情大概在一年两次,曾经有遇到过这么一个四十多来岁的老女人,隔着萤幕不知人面不知心,大概也就是在这么一个细长的网游界,才会知道原来一个人装婊不用理由。
虽然她总在每次人家放文之后,看似不流余力的在底下留言,实则过目即忘,非发自内心担心其文,似乎这种惺惺作态的伪善模样,早已成为她本身不可或缺的生活一部份了。
大概有过这么一场往事,曾经有个人与相关事,无所猜忌,于是就讨论很多问题,假如这样下去,其实也都没什么,但是啊,擅自把别人的文作转手给人阅览,再来冠冕堂皇的大肆批评一番。
这都还没有提文字身好不好,逻辑如何。
只是因为她想,或者觉得,就可以这样。
人不长慧,恐旦暮死,心性愚顽,不知自省。
克己复礼很难吗?
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
怎么好像这种人,都不觉得自己有问题,甚至都认为对方都是错的,然后就这样沾沾自喜,过上喜欢认为对的生活,这世间的道理,其实一直都在的。
“真坏人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假好人。”
有这么一句话,逢人不说人间事,便是人间无事人。
可这呢,就像遇到一个市侩功利的老女人,无论跟她多说什么,就好像入耳边风般左耳进,右耳出,是不是年龄长了再多,智慧始终都是不曾拔高些许。
先入为主,人前人后,这为人谈吐举止也不端庄。
真的不知道该说是可怜,还是不自爱。
生为人母,如此德行,为其子女,犹为悲戚。
说了,有事,天大的有事。
不过她可能还是一脸无所谓的嗤之以鼻吧。
人而无仪,不死何为?
生其为人,莫不唤嗟。
这种人居然还敢自居文圈,说撰写文词是随心使然。
实在太自以为了,哪来德性,简直不配执笔。
倘若使文都不能发于心,何能落笔?
不如搁笔,惹人憎厌。
想来于今也不过是一场茶余饭后的笑谈罢了。
既有其母,哀哀其子,不由长叹,失道寡助。
此文章单纯是写给一名装模作样的老女人。
仅此而已,不作多想。